提问

远离胃癌威胁,好用的只有一招

肝胆胃肠  / 正序浏览   ©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

#楼主# 2021-11-17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本帖最后由 彩虹 于 2021-11-17 10:25 编辑

来源:丁香医生
胃癌--高发病高死亡的癌症

哒,哒,哒……时间每过去 40 秒,中国就会新增 1 名胃癌患者。

哒,哒,哒……时间每过去 65 秒,中国就会多 1 人因为胃癌离世。

在所有癌症中,胃癌的发病率排第二,死亡率排第三位。

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胃癌患者,发病率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 4 位。

每个人的身边都不难找到胃癌患者,胃癌的风险萦绕在每个人心头。


减少胃癌,只有「华山一条路」

面对癌症威胁,人类一直是越挫越勇,

虽然现在还不能战胜对手,但也掌握了丰富的斗争技巧。

有的有相对优秀的治疗手段,比如甲状腺癌,诊断之后大多能治愈。

有的相对更容易早期发现识别,比如结直肠癌,肠镜很容易发现前驱变化。

有的找到了根本原因,预防原因避免发生,

比如宫颈癌,HPV 疫苗就能显著减少发生。

但是,这些技巧在胃癌面前可能行不通。

胃癌治疗多年来就是手术联合化疗,难有突破。

进展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常年只有 30%,

3 个人今天被诊断胃癌,不到 1 个人能活到 5 年后的今天。

胃癌的根本因素之一:幽门螺杆菌,也没有所谓的「疫苗」能预防。

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,就没有大多数胃癌,

但给孩子分餐、注意饮食卫生只能说「有可能」对预防感染有帮助。

胃癌早期或者临近癌变的癌前变化识别困难。

与结直肠癌癌前疾病常常是一眼看到的「小突起」不同,

胃癌的癌前变化可能只是轻微的黏膜「色号」差别,

需要胃镜医生和优质胃镜的良好配合。


胃肠镜直视观察黏膜有很高的诊断价值,只是有些病变实在太过狡猾。

胃镜与它的兄弟肠镜相比,在识别癌症早期病变方面效果不好,

或者说对内镜医生有非常高的要求。为数不少的胃镜实际上做了个寂寞。

治疗不容易,早期发现困难,病因又不能预防

三条路都不好走,胃癌防控似乎山穷水尽。

聪明如你,肯定想到了另一条路:

把「幽门螺杆菌」这个病因搞定,不就行了吗?

你猜得没错。最近 10 多年,新的研究结果纷纷出炉,

覆盖多个有着不同胃癌负担的国家和地区,

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把胃癌的发生降低 34%~53% 不等。

然而,尽管研究显示治疗幽门螺杆菌对减少胃癌有很大帮助,

但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治疗还是慢速启动,幽门螺杆菌依然潜藏在你我的身体里。


需要推倒

阻碍幽门螺杆菌治疗的 5 座大山

我们每天看到的仍然是老套的「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,六成人有感染」的结论。

很多人体检开始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,但是结果提示阳性也并没有开展行动。

什么阻碍了我们去治疗幽门螺杆菌?是错误的观念和说法,是没有被更新的治疗理念。

误区一:治好了幽门螺杆菌反正还会再感染

之前在丁香医生说起幽门螺杆菌话题,会有很多留言说:

「治什么治啊,治好了在外面一起吃饭就又都有了」。真相并非如此。

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确是传染病,我们没有很清晰的了解到全部传染细节。

但从各种证据看,能知道这些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时期,

成年之后没有感染就很难再被感染,治好了也罕有再感染。

最新的研究荟萃分析观察那些治好了幽门螺杆菌的中国人,

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,都是一致的少有再感染发生,做了什么都不影响再感染与否。

多年观察之后,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治愈者再感染比例是 5.5%,

家庭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治愈者再感染比例是 3.9%,没有统计学差异。

换句话说,成年人如果彻底治好了,就大概率不用担心会再次被感染。

误区二:幽门螺杆菌也有益,不能全灭了

任何事情都会有利和弊的两面性,幽门螺杆菌也不例外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,业界大牛 MJ Blaser 教授做了一系列幽门螺杆菌可能有益的研究,

也有包括减少哮喘、减少反流等发现。

但时过境迁,今天 MJ Blaser 团队已经不再围绕这个话题发声了,

因为相比于致癌的确切危害,这些可能的小收益被比了下去。

疾病治疗是追求利大于弊,捡西瓜的同时可以丢掉芝麻。

误区三:美国没有建议检查治疗幽门螺杆菌,所以我们也不用治

此处的差别在于,我们跟美国是胃癌负担完全不同的国家。

在胃癌发生率相差 5 倍的两个国度,有些东西不好完全照搬。

当我们面临的风险足够大时,决策自然也要略为激进些。

更合适去比较的是同为胃癌大国的日本。

因为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全民治疗的推荐,

日本的下一代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越来越低,

已经从当年跟中国同档次的七八成到了一成左右,

未来胃癌的发生预期也会逐渐减少。

日本在这方面采取的激进措施更值得我们借鉴。



误区四:医学书上也没有写要去检查治疗,那就不用治

老一些的医学教材,确实对幽门螺杆菌不够重视。

毕竟它的发现不过才 30 几年的时间,确定跟胃癌有关的时间只有 20 几年。

而且如同上面所说,

明确得出治疗幽门能够降低胃癌风险的结论,也不过就是近几年的事情。

部分医生观念可能还没那么与时俱进,书籍的改版可能需要很多年,

不过目前最新的国家共识是鼓励进行治疗的。

图片备注:国家共识中有清楚推荐感染要治疗


误区五:似乎没有鼓励进行治疗的政策

这里的问题在于个体利益跟群体利益的差异。

从证据角度,个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获益的。

但中国的感染率高达近 60%,

当大家都这么做时,公共卫生会面临巨大压力。

而且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,如果治疗不规范,

大规模的政策推广可能就成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公共卫生问题。

那难道就不治了吗?当然不是。

受到幽门螺杆菌威胁的人,应该通过向专业医生求助,

获得更专业规范的治疗方案,尽量做到一击即中,

减少对耐药的影响。可以先照顾个体利益,兼顾群体利益。

面对可怕的胃癌,上面这些阻碍治疗的因素,统统不应该成立。


面对幽门螺杆菌和胃癌

这些细节要牢记

1. 儿童目前不推荐主动检查治疗幽门螺杆菌。

虽然感染是从幼儿开始,但幼儿的治疗不算成熟,

治好后可能再感染,等成年后治疗也完全来得及。

2. 成年之后很有必要检查治疗幽门螺杆菌,并且相对越早进行收益越大。

3.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不好一概而论,

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抗生素耐药来选择。

总体上是由 4 种药物组成,一种某某拉唑,

一种药物名带个「铋」字,还有两种是抗生素。

4. 幽门螺杆菌治疗难免有些副作用,治疗开始前要跟医生沟通明确,

根据药物选择方案的不同,对不同的副作用做好心理预期和准备。

5. 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能成功,

努力过了没有成功,可以在 40 岁后进行胃癌筛查减少胃癌威胁。

6. 如果已经过了 40 岁,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,

最好先进行胃镜做胃癌筛查,再治疗幽门螺杆菌。

胃镜也有很多类型,注意跟医生确认清楚「我是来做胃癌筛查胃镜的」。

7. 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本原因,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胃癌的发生。

不吸烟,多吃新鲜蔬果,饮食少盐少腌渍同样要注意。

希望看到这里的你,翻出之前的幽门螺杆菌检查报告,

开始准备规范治疗,或者着手准备检查。

希望你可以告诉那些对你重要的亲友,

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治疗,让他们也健康起来。

希望不久的将来,我们能不再因为「胃癌」而感到恐惧。



转播转播
回复

使用道具

0

主题

2

帖子

1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2
ValeryJusa 发表于 2022-6-30 11:32:56

-

I can consult you on this question. Together we can come to a right answer.

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