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方人物周刊》今天发表了一篇钟南山院士专访。
在专访中,他对我国的抗疫政策、抗疫进程以及疫苗接种等多个话题进行了讨论。
为什么现在还严防严控?
钟南山表示,中国的疫情,从2020年1月开始,一直都采用强力手段。
武汉当时发展到8万多病例的时候,坚持严格在社区进行群防群控。
到现在已经一年零9个月,我们病例增加了两三万,
远远比不上很多国家,(有的)一天就增加10万、20万。
所以,我想中国对疫情的处理,就非常成功地体现了以健康为主的“健康中国”理念,到现在还在坚持。
当然,我们需要不断改进、提高。
随着时间的发展、各种病毒的变异,我们要解决(新问题)的办法,
一个是加强社区的严防严控,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大量接种疫苗。
疫苗本身也是预防,也就是说不要让大家感染,
所以,这个概念在中国始终占主导地位。
为什么现在还严防严控?
因为中国老百姓的疫苗接种率还没有达到80%以上,在这种情况下,预防还是非常重要的。
中国自从武汉的第一波疫情以后,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暴发。
在2021年5月21日到6月19日,广州第一次出现变异株“德尔塔”病毒的感染,
它的传染性和病毒载量很高,而且潜伏期很短,一开始一个可以传四个。
尽管在这样(紧急的)情况下,疫情也是(得到)了很有效的控制。
广州总共153个病例,广东190例。这就说明我们的措施看起来是有效的。
相比起来,一些邻国放松了,觉得可以完全开放了,
结果现在要重新关闭边境、城市,因为(出现了)大量的传播。
对疾病最重要的是预防,还有就是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这也是“以健康为中心”理念的体现。
人不可能不得病,但是他在早期得病,哪怕很严重,
就算是肿瘤,早期发现治疗的效果是极好的,存活率很高。
疾病预防整个走的都是这么一个方向。
所以,新冠(疫情暴发)到现在为止,中国走的路还是对的。
当然,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变异(病毒),怎么办?
这都要探讨,但是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预防为主,这是不变的。
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完全放开?
钟南山说,长期这样下去,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方法是不行的,对我们中国的负担也很大。
但是病毒在变,人们对付它的技术指导思想也在变。
什么时候中国完全可以开放?
绝大多数人打了疫苗——起码80%甚至85%以上。
接种疫苗以后,对疾病的预防,特别是预防(病情)加重的能力(变强),
也就是说,我们多数人就无感或者只是很轻的感觉,这是一个(标准)。
第二个,当这个疾病经过预防和打疫苗以后,病死率降到很低,
现在全世界新冠病死率总的来说是1%-2%,非常高,比流感高几十倍。
当病死率降到很低的时候,新冠就有可能成为常态,
就是说得病了,但是绝大多数的病人能够好转,
而不是现在一百个可能有两个死亡。(这个死亡率)还是应该重视。
当然以前“非典”死亡率是全世界10%,中东呼吸综合症死亡率是30%以上,更需要(降低)。
我估计它(新冠)有一个(降低的)过程。
所以,我想中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,因为这是世界性的疾病,要中国和全世界共同努力来战胜它。
要各国、特别是大国的传染的情况都比较低,接种疫苗的比例比较高,死亡率也降低下来,这样的话才可以完全开放。
我估计,我们到2021年底(疫苗接种率)就在80%以上了,
但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是:接种疫苗后,一般来说,不管国内国外,在半年以后预防效率会明显下降。
所以,现在我们在研发更多的疫苗,以及(研究)怎么加强免疫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▲2018年8月2日,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室内工作 图 / 新华社
小学生群体的防控应该怎么去做?
在本轮福建疫情中,有很多小学生被感染了,
对此,钟南山表示:疫苗当时开展研究、进入临床,
比较重点的是面向18岁到60岁这样的人群。
之后开始对老年人比较重视。
小学生群体(一直没有在最优先级),
有几个原因:一个是他们得病一般比较轻;
第二个是这些(疫苗)在小学生里面的相关研究数据还不够,
它安全不安全?它的有效性(怎么样)?这个在当时还不足够。
但随着时间的发展,现在6到12岁小孩也开始打疫苗了。
这个漏洞或者缺陷慢慢补上了。